Ronan & Erwan Bouroullec Ronan & Erwan Bouroullec

在起始點即開始構思,
如何思考著未來做出行動。

我與JINS Design Project團隊的第一次會面是在四年前。當時聽到團隊說明本次的商品開發目標族群,預計以與我同世代的女性們為主,我立刻提出了不要受限於狹隘的使用族群,而是將目標對象擴大到更廣的族群這個想法。JINS團隊展現非常開放的態度與熱情,也提出了延續我想法的合作提案。
設計初期出現了「現代優雅」這個關鍵字。我對於這個關鍵字的概念是「現代優雅,思考未來而做出行動」。放眼未來的企劃,很多都是想著導入最先進的材質或是採用創新技術,但我想盡可能活用JINS所積累的各種知識來進行構思,希望能創造出讓大家都能開心使用的眼鏡。現在回想起來,我強烈地感受到,與JINS團隊對話過程中所得出的這個初期概念,是整個企劃重要的第一步。以材料為例,也是整個團隊不斷討論所延伸出的結果。
我非常講究使用對環境友善的材料,而有關材料特性的內容會在下個章節詳述。同時也必須兼顧眼鏡的品質,這是我的堅持。
靠著JINS在材質與生產技術層面不斷地提出建議,終於完成具備全新特性的鏡框設計。「HILO」的名稱便承載了這系列的重要理念。

HILO的意思是一條線,
意指連接材料、物品、使用者的心的狀態。

JINS團隊提出了使用包含45%提煉自植物油(蓖麻油)成分的環境友善生質材料,而非100%提煉自石油的材料。這樣的環保材料兼具耐久性與柔軟性,同時也能達到射出成型量產時的堅固性與剛性等標準,正是我們所希望使用的材料。雖然過去這樣的材料已經有實際生產眼鏡的紀錄,但我卻是首次嘗試運用在鏡框的設計中,因此也有相關人員提出這次的設計,使用這個材料進行射出成型,會有執行上的困難。
為了完整呈現細節設計,花了一年以上的時間反覆調整。我也非常高興JINS團隊不斷地努力實踐,多次嘗試如何做到兼顧對環境友善又符合JINS耐用性標準的眼鏡。另外,材料本身非常地輕,實現了輕量化需求,讓眼鏡配戴起來更加舒適。綜合以上條件,我們成功打造具有前所未見的舒適度,又適合日常使用的眼鏡。
專用外盒也使用了再生材質,LOGO印刷則採用大豆原料墨水,進而實踐永續社會的目標。

兩種型態
LAYERS(層疊)與FLUID (流體) 。

在設計過程中,我們一邊手繪大量的手稿,一邊反覆檢討,如何表現出我們重視的「溫和」。因為眼鏡是非常接近臉部的產品,我們想讓眼鏡自然地與臉融為一體,並且具備輕柔優雅的特性。我們希望這次的設計,不論是拿在手上的時候,或配戴時的柔軟度,都接近溫和這個特性。基於這樣的脈絡我們發展了兩種型態的設計,其中又各有兩種不同的框型設計。
「LAYERS」(層疊)的關鍵字是「Assemble」(組裝),以堆疊、連接為發想的設計。前框、鼻橋、樁頭(智),鏡腳等構成眼鏡各部零件,採用堆疊設計呈現、顏色也同樣是分層設計。其中最特別的在於鏡腳層疊的形狀設計,也花了很多功夫選定顏色。
「FLUID」的造型設計從鏡腳到鏡框彷彿一條線串連整體。我們從一筆畫發想,希望可以達到極簡又能融入配戴者的臉,從前框到鏡腳這部分如線轉圈一般的設計,為了確實固定住鏡片,讓我們在設計初期遇到了困難,在鏡框上的線的形狀跟粗細的微調花了很多時間。前框與鏡腳連接的部分,我們最初發想時希望配戴時可以完全看不見鉸鍊,為了達成這樣的視覺效果,必須達到很高的精細度,因此面臨了超乎想像的難關。
「LAYERS」與「FLUID」兩型態中,又各有「ROUND」(圓框)與「SQUARE」(方框)兩種設計。圓框設計刻意不使用正圓型以達到易於搭配的效果,方框則是採圓滑的方形作為前框形狀。
雖然看起來是極為簡潔的設計,其實鏡框中包含各種細節,是JINS團隊持續與工廠反覆測試修改,最終完成的形狀。如果要一窺我們在產品開發流程中的對話過程,大概就是我手邊留下的這個圖面了(詳見右頁)。將一開始發想的設計理念,最終能以生質材質實現,讓我感到非常的驕傲。我們確實地挑戰了既有的界線,並以最棒的設計成果打破了高牆。

充滿細微內涵
搭配以往不曾出現的顏色

本次企劃中的挑戰,配色也是其中一環。雖然淺藍色與綠色平常鮮少使用於眼鏡,但實際上淺藍色與綠色是不突兀且容易與膚色搭配的顏色,我們期望開發出讓配戴者的表情與心情都能感到沉穩的顏色。一如過往的設計,我們也不希望這個顏色會太過強烈,而去壓過配戴者本身的個性。這次配色計畫便出自於以上發想,跟一般產品開發的色彩理論有所不同。
實際生產的茶紅色、藍色與黑色,都如我預期是有深度且具有內涵的色調,其中我自己最喜愛的顏色是綠色。半透明且不過度強烈的色彩,是以往JINS眼鏡沒有出現過的絕妙配色。你看看,這個顏色是不是非常美呢?
「LAYERS」的雙色配色設計也符合我的預期,我感到非常滿意。纖細的色彩組合,能乘載配戴者的個人特色,並襯托其充滿魅力的表情。我相信是不論年齡性別大家都能樂在其中的鏡款。

Patricia談Innovation(創新)

我們大家所處的環境在這數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因應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,我們必須擁有新思考模式。
設計師必須清楚自己的角色,去理解工程師與使用者他們各自的立場,進而不斷地進行發想提案。其中我們更應該加強對話,我相信在不斷對話的過程中,才能誕生出創新的事物。
所謂Innovation的起源,除了將最先進的材質與技術用於承襲古法的工藝、手工藝,也包含測試以往沒有的製造工法與製程,這樣的設計便是承襲工藝,闡述各種各樣的感覺與感性,我認為發想本身也不能忘記創新,這點非常重要,而享受製作的過程也是我工作上的必要事項。
我一直認為,設計與產品開發的醍醐味就在於,能夠挑戰過往人們創新時,解決不了的課題。與同伴與客戶同心協力,對於不能妥協的點投入熱情並享受與其交手的過程,而最終做出成果時,我想這個過程就是真的Innovation吧。
我在工作時也必須懷著創新思維進行調查,但是我不會追求一蹴可幾、或大鳴大放。因為所選擇的材質與技術,其中將包含創新的本質。這次在眾多人們的努力之下所誕生的鏡框,是具有流線設計與優雅質感的禮物。我可以自豪的說,這次「HILO」就是我設計生涯中,所有我重視事物的集大成之作。

Patricia’s thoughts Re: innovation

H2O Bilbao Jug

畢爾巴鄂市水利局與慢食推廣組織Bilbao Bizkaia、聯合樂施會為慈善計畫所共同合作設計的產品。
在畢爾巴鄂市內的十家餐廳,以此水瓶供應收費飲用水。其收益金會用於改善非洲國家女子因為必須跋涉取水供家庭生活,導致無法受教育的現狀。
「以巴斯克地區傳統水瓶為發想的設計。起源於改變思考方式的創新,希望藉由水能夠改變社會。」